拼音:suǒ yǐn
网络解释一
也称“引得”、“通检”、“备检”。根据需要,将书籍、报刊等中的有关事项(如字、词、人名、地名、书名、刊名、篇名、主题等)分别摘录,注明出处页数,按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,供人查阅。一般附在有关著作的后面,也有独立成书的。
网络解释二
词语 | 索引 |
拼音 | suǒ yǐn |
解释 | 也称“引得”、“通检”、“备检”。根据需要,将书籍、报刊等中的有关事项(如字、词、人名、地名、书名、刊名、篇名、主题等)分别摘录,注明出处页数,按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,供人查阅。一般附在有关著作的后面,也有独立成书的。 |
网络解释三
词语:索引
拼音:suǒ yǐn
注音:ㄙㄨㄛˇ ㄧㄣˇ
简拼:SY
词性:名词
基本解释
也称“引得”、“通检”、“备检”。根据需要,将书籍、报刊等中的有关事项(如字、词、人名、地名、书名、刊名、篇名、主题等)分别摘录,注明出处页数,按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,供人查阅。一般附在有关著作的后面,也有独立成书的。
简明解释
[index] 根据一定需要,把书刊中的主要内容或各种题名摘录下来,标明出处、页码,按一定次序分条排列,以供人查阅的资料。也叫引得。
详细解释
用绳索牵引。
宋·曾巩 《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》:“航浮索引之国,非有发召,而籝齎橐负,以致其贄者,惟恐不及。”此指拉纤。
检寻图书资料的一种工具。将书刊中的内容或项目分类摘录,标明页数,按一定次序排列,附在一书之后,或单独编印成册,以便读者查阅。旧称通检或备检。也称引得。如:《十三经索引》;《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》;《古今人物别名索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