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páo hù dēng chǎng
网络解释一
笏: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做。原指官员打扮,上场演戏。现比喻新官上任(含有讽刺之意)。
网络解释二
词语 | 袍笏登场 |
拼音 | páo hù dēng chǎng |
解释 | 笏: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做。原指官员打扮,上场演戏。现比喻新官上任(含有讽刺之意)。 |
出处 | 清·赵翼《数月内频送南雷、述庵、淑斋诸人赴京补官;戏作三首》:“袍笏登场也等闲;惹他动色到柴关。” |
拼音:páo hù dēng chǎng
笏: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做。原指官员打扮,上场演戏。现比喻新官上任(含有讽刺之意)。
词语 | 袍笏登场 |
拼音 | páo hù dēng chǎng |
解释 | 笏: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做。原指官员打扮,上场演戏。现比喻新官上任(含有讽刺之意)。 |
出处 | 清·赵翼《数月内频送南雷、述庵、淑斋诸人赴京补官;戏作三首》:“袍笏登场也等闲;惹他动色到柴关。” |